社工专业学生赴多地开展夏季学期实习
为更好地帮助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们了解和思考社会工作中所包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专业意识和专业价值观念,牢固掌握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知识,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夏季学期伊始,学院教师带领社会工作专业2201班全体同学赴西安的马王街道社工站、高桥街道社工站以及宝鸡的儿童福利院、经二路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进行集中实习。
第一站——马王街道社工站
马王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作为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网络的平台枢纽,坚持党建引领,重点打造“4+1+N”的街道社工站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宣讲、资源链接、技术支持、品牌推广搭建4个服务平台,构建1个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服务N个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积极推进“五社联动”,构建党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发展与服务新格局。
该站王社工指出,2022年度马王社工站直接受益人次1462人次,日常服务1100余人次,间接服务7200人次。在开展服务活动上,坚持调研走访,建立服务对象、居民需求、辖区资源、服务内容四项清单;个案工作依据个案需求,提供救助帮扶、资源链接、心理支持、社会交融等专业服务;小组工作依据需求分析,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小组服务,搭建案主社会支持网络;社区工作开展社区活动,推进品牌项目建设;积极拓展本地资源,链接外部资源,搭建资源平台。
未来,马王社工站将在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社区社会组织培养领域中持续深耕,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社工站枢纽平台作用,联动多元主体,秉持专业的服务态度,科学的服务理念,运用精准的服务方法,全心全意为辖区群众服务。
第二站——高桥街道社工站
高桥街道社工站坚持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为理念,立足社区,培养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及社工人才。针对本街道有需要的群体开展社会救助、社区融入等专业社工服务,高质量实现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助力社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高桥街道社工站负责人与三名带队老师及同学们开展座谈会,高桥街道社工站负责人积极解答同学们有关社会工作机构组成与运营、社会工作者薪资待遇的问题。其中,在场两名负责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毕业生,他们分享了自己在社工站工作的心得,也表达了对母校恩师的感谢,同时对在场的2022级同学们送上祝福,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多参与社会工作实践,欢迎大家来到他们的社工站实习。
会议最后,由邢成举副院长与高桥街道社工站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并举行了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第三站——宝鸡市儿童福利院
宝鸡市儿童福利院是一所专业儿童福利机构,主要承担全市孤残儿童、弃婴的收养、管护、医疗、康复和教育等职能,始终坚持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宗旨,为儿童提供集“养、治、教、康、置”为一体的服务。
在福利院院长的带领下,老师与学生们一同参观了福利院的环境设施、学子之家以及社会工作服务站,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孤残儿童、弃婴的生活足迹,倾听了他们的成长故事,院长自豪地说,“他们的命运很不幸,但他们在这里没有不幸的日子。”
尽管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可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福利院也始终欢迎社会工作者来做志愿服务。
第四站——经二路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经二路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致力于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支持社区社会发展,坚持社区营造的“九步工作法”,通过持续开展社区营造,使社区居民能够有意识、有理智、有组织、有渠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共同构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邻里相亲的生活共同体,积极开展“社工夜校”“蒲公英社区工厂”等活动,真正实现居民参与。
用生命影响生命。几日的集中实习,同学们深入到社会工作机构中,切实学习机构组成与运营模式,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专业前景以及未来职业生涯有了更明确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