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科教队伍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科教队伍

赵越云

作者:  | 发布日期:2018-07-04 | 阅读次数:

姓 名:赵越云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室:人文社会发展学院N2201

电 话:

邮 箱:zhaoyueyun19880229@126.com

 

基本信息

赵越云(1988~),男,山西吕梁人,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农业史,农业文明史。在《历史研究》、《中国农史》、《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教育背景

2007.09~2011.06  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1.09~2014.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专门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2014.09~2018.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8.06-2019.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2019.12-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

科学技术史;中国农业史;农业文明史


招生方向
科学技术史(原始农业史、先秦农业史)、农村发展、公共管理

 

主讲课程

为预科生讲授《汉语精读》; 

为本科生讲授《古农学经典与三农中国》;

为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思想文化史》。

 

 

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一、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原始农业转型研究”(20CZS085),在研

二、主要科研成果

1.赵越云、樊志民:《传统与现代:一个普米族村落的百年生计变迁史》,《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8年第25辑(CSSC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9年第3期全文转载

2.赵越云、樊志民:《中国北方地区的家马引入与本土化历程》,《历史研究》2017年第6期(CSSCI),《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4期转载

3.赵越云、樊志民:《粟·黍·猪: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农史》2016年第6期(CSSCI)

4.赵越云、樊志民:《中国前农业时期古人类的文明化进程探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12期(CSSCI)

5.赵越云、樊志民:《农牧关系: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农史考察——兼论历史早期的“中国”边界》,《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CSSCI)

6.赵越云、樊志民:《农业类型的演变与戎狄族群的兴起》,《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CSSCI),《史学月刊》编辑部主办《历史与社会(文摘)》2016年第3期转载

7.赵越云、樊志民:《稻旱关系:中华早期文明形成的农史考察——兼论历史早期的“华夏”意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CSSCI)

三、主要获奖情况

2019.11  论文《中国北方地区的家马引入与本土化历程》,获评“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9.04  论文《中国北方地区的家马引入与本土化历程》,获评“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8.06  学位论文论文《原始农业类型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获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