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同堂,共话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
为有效推进法律理论教育与实务培训的并行开展,引导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与提升。5月24日上午,学院邀请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张智华参加《刑法与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活动,与法学系董红教授同堂授课。2021级法律专业硕士参加课程学习。
本次课程围绕“刑事的原理与实务”,结合当今刑事犯罪和诉讼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和不断完善的相关法律规定,两位老师分别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梳理了刑事诉讼的相关知识。张智华法官从身边影响重大的身边真实案例“检察长陈平杀妻案”导入,从刑事诉讼的概述、对象、要点等方面,展开了对刑事诉讼过程的详细实务介绍,为学生们分析归纳了刑事诉讼的基本流程规范。在此基础上,张智华法官结合具体案件,详细地讲解了诸如证据认定、死刑复核程序、附带民事赔偿等实务中常遇到的难点问题,并逐一剖析了背后所蕴含的法律原理。在互动环节中,张智华法官用自身多年的刑事审判实务经验,就同学们“刑事证据认定规则、刑辩律师职业选择”等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并给出了中肯建议。
董红教授结合刑事诉讼的主要程序和内容,从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基本原则、审判程序、强制措施等作了理论讲解,并就刑事诉讼证据认定、刑事诉讼规则、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制度内容和背后所蕴含的原理为同学们做了补充讲解。
“刑事诉讼证据认定规则一直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上堂课姬延锋律师从辩护方的角度给我们讲解了律师阅卷和证据收集的技巧,这节课张法官从法官的视角做了详细的说明,再加上董红老师的理论讲解,让我对刑事诉讼的原理与实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法硕2021级学生卢松颇有感触地说道。
张智华,渭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爱岗敬业,立足本职,秉公办案。在办理公证员秦立军、张磊利用职务私刻公章办理公证一案时,历时半月侦查卷宗共427本,多遍核查计算数额,对公诉机关指控罪名予以更正,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十年来,保质保量办理刑事、民事案件1000余件。延伸审判职能,积极参加12.4宪法宣传日、公开宣判等活动,热心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力量。
终审:常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