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学院召开“法治小院”建设动员大会

作者:王娜 杜佳怡  | 发布日期:2023-03-03 | 阅读次数:

3月3日,学院法学系与杨陵区司法局共建“法治小院”(法律诊所)动员大会在8T01教室召开。法学系系主任刘鹏副教授作为任课教师出席会议,选修《法律诊所》课程的2022级全体法律硕士研究生和2021级部分法学本科生共计100多人参加了动员大会。

会上,刘鹏首先介绍了“法制小院”的建议背景。为了拓展法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法律诊所)资源,补充基层法律服务力量不足,学院法学系与杨陵区司法局联合在学校周边20个村(社区)建设“法治小院”(法律诊所)。每个村(社区)“法治小院”(法律诊所)派驻一支由1-2名法律硕士研究生和3-4名本科生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团队在法学系教师的指导下,定期在“法治小院”(法律诊所)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法治讲座、法治调研、纠纷调解、代写法律文书、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务内容,把《法律诊所》教学的课堂搬到各个村(社区),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切实解决村民遇到的真问题。

每个“法治小院”(法律诊所)团队在队长的组织下,做好每期法律服务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工作,每期主题法律服务结束后要有团队和个人的工作记录,及时总结反思。要求每个“法治小院”(法律诊所)团队要集中研讨分析村民息息相关的土地流转、借贷纠纷、养老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常见问题,全面梳理法律制度和政策规定,争取弄懂弄通,能切实把问题讲明白,让村民听得懂、听得进。要求每个“法治小院”(法律诊所)团队要增强服务意识,真心与广大村民交朋友,深入了解农村社会。会议着重强调了“法治小院”(法律诊所)的安全问题,要求各队队长要与村民密切联系,让村民为同学们的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动员大会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发问,刘鹏老师对每个问题作出了深入细致的解答。在队长的组织下,各团队成员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搭建了研究生与本科生学习交流平台,为联学共进创造了良好环境。

据悉,“法治小院”(法律诊所)实践教学模式,立足于农业院校的天然优势,对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而且有利于同学们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法治小院”(法律诊所)建设,不仅有助于弥补基层法律服务力量不足,而且有利于村民(居民)免费获得法律服务,提升法治意识,从而助力基层法治建设。“法治小院”(法律诊所)建设能实现实践育人和社会服务双赢目标。


编辑:王娜
终审:常振山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