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课程“双师同堂”——碰撞思维火花
作者:王娜 高佳琳 赵玥 | 发布日期:2025-05-13 | 阅读次数:
5月13日,学院知识产权课程主讲教师徐春成副教授与上海段和段(西安)律师事务所张盟律师联袂授课,以“商标侵权救济与驰名商标保护”为主题,为2024级法硕研究生呈现了一堂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法律课。
聚焦商标侵权:从理论到实践
张盟律师以《商标法》第五十七条为核心,系统梳理了商标侵权的类型与法律救济路径。他通过“汤姆叔叔修鞋”关键词侵权案,解析了网络环境下“售前混淆”的认定逻辑。在侵权责任部分,张律师分析了侵权赔偿的复杂计算逻辑,同时强调司法实践中需区分“实际损失”与“侵权获利”,而法定赔偿的适用需综合考虑商标价值、侵权人主观恶意等因素。
驰名商标保护:跨类与个案认定的平衡
围绕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张律师重点解读了《商标法》第十三条的适用规则。以“杏花村案”为例,他指出,尽管“杏花村”因古诗与酒类产生天然关联,但法院明确驰名商标保护不应过度扩张至公共文化资源领域,需平衡商业利益与公众使用权。此外,张律师以“酷狗音乐”未注册商标维权案为切入点,探讨了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认定难点。法院通过考察服务目的、对象及市场知名度,认定争议商标构成对“酷狗”品牌的摹仿,为未注册商标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双师同堂教学活动通过理论与实务结合的方式,深化了师生对商标法律实务的理解,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知识产权人才注入活力。
编辑:王娜
终审:侯东丽
终审:侯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