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窑洞村落 溯源工匠精神
作者:陈琳 李春雨 徐华青/文 鄢逸天/图 | 发布日期:2019-04-26 | 阅读次数:
4月24日,学院诚邀陕北文史和民间风俗文化专家郭冰庐教授作题为“生态文明视域下传统窑洞村落的营造智慧及工匠溯源”的讲座。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樊志民教授主持讲座,学院8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郭冰庐教授强调传统村落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急需拯救的窑洞在中国传统村落里举足轻重。他以窑洞为例讲述了传统村落蕴含的生态理念和工匠精神,从保温隔热、冬暖夏凉的生态环保意义,就地取材的生态回归典范以及审美生态意义等三个角度讲解了窑洞的历史文化内涵。他还着重讲述了石峁玉石、汉画像石以来工匠精神在古村落传承中的历史渊源,介绍了刺绣、皮影、模板年画等富有特色的工匠营造技艺,展现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
传统村落随农耕文明逐步形成,凝结历史记忆,反映文明进步。樊志民教授认为郭教授作为研究陕北文化的大家,把窑洞研究出了学问,讲座为师生了解当地浓厚的乡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座师生了解到陕西当地的风土人情,对窑洞的营造智慧及工匠精神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还感受到了传统村落文化之丰富,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从而提高了大家对传统村落的认识水平和保护意识。
编辑:0
终审: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