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学院师生参加“第九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

作者:陈琳  | 发布日期:2025-10-21 | 阅读次数:

10月19日,“第九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胡海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副代表毕曼达(Amanda Bissex)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民政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及企业近三百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我院教师李卓、马明和学生钟恩浩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做报告。

1.jpg

研讨会围绕“社会救助理论与实践创新”“人工智能与社会救助”“服务类社会救助”“社会救助精准识别机制”“社会政策与困难群体共同富裕”“社会救助防止返贫机制”“数字化赋能社会救助”“乡村振兴与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多元参与”“社会救助效能评估”等议题分设12个分论坛。

李卓在“社会政策与困难群体共同富裕”分论坛上以“面向共同富裕目标的困难群众支持政策体系创新研究”为题进行报告,从低收入人口概念演变、测量手段、主要特征、帮扶理论、帮扶方式等方面进行梳理,强调现有低收入人口帮扶政策体系难以适应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提出应从加快完善初次分配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建立现代慈善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低收入人口帮扶政策体系创新。

马明和钟恩浩在“社会救助精准识别机制”分论坛上以“困难群众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实现机制与类型化模式”为题进行报告,基于可行能力理论与脆弱性理论,构建“收入-支出-困难”三维分析框架,聚焦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立的地方实践,系统梳理了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实现机制与类型化模式,提出要制定多维识别标准、优化救助资源配置机制和推动数字治理的政策建议。

本次会议由民政部社会救助司、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云南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救助分会、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保障评论》编辑部协办。


编辑:王娜
终审:侯东丽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