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法槌起落间见真章”——法学23级模拟法庭汇演圆满举行

作者:王娜 谢丹丹 史卓润  | 发布日期:2025-07-17 | 阅读次数:

7月16日,人文学院模拟法庭内法槌轻落,法学23级本科生《法律实务实习》课程模拟法庭汇演正式拉开帷幕。法学23级三个班级共计六场庭审依次上演,涵盖民事、刑事六个个案例,累计时长超8小时。周至县人民法院秦岭法庭庭长罗成标、杨陵区人民法院民庭法官刘婷、杨陵区人民检察检察官徐珑华、华商律师事务所律师朱瑞、北京市京师(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怡良、海普睿诚律师事务律师田超六位嘉宾担任评委。课程组教师刘鹏副教授和董红教授分别主持上午和下午的模拟审判汇演。

嘉宾点评.jpg

嘉宾点评

法学2301班的庭审聚焦法律在网络空间与校园场景的适用基础。民事庭审模拟组围绕“北京兰世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及熊冰玉蓉诉李俊超名誉权纠纷案”展开辩论,聚焦微信群言论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的核心争议,还原了从法庭调查到最后陈述的完整流程;刑事庭审模拟组则以“路梓瑞寻衅滋事案”为原型,针对“多次随意殴打他人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校园欺凌的法律边界”等问题,通过证人证言、监控录像等证据展开激烈质证。法学2302班的庭审进一步延伸了法律适用的场景维度。民事庭审模拟组聚焦“娜孜来诉余亚楠身体权纠纷案”,围绕羽毛球比赛中“自甘风险”的适用、被告是否存在重大过失等争议焦点,展现了文体活动中侵权责任认定的复杂性;刑事庭审模拟组则以“张阳过失致人死亡案”为载体,深入探讨了追赶行为与死亡结果的因果关系、行为人预见义务等刑法难题,举证质证环节逻辑严密。法学2303班的模拟庭审更凸显法律与社会现实的深度交融。民事庭审模拟组审理“高空坠龟致人死亡纠纷案”,针对宠物饲养人责任、物业公司安全保障义务、保险赔付范围等问题展开细致辩论,呼应了现实中高空抛物的治理难题;刑事庭审模拟组则以“罗伟峰故意杀人案”为原型,围绕“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的界限”“被害人过错对量刑的影响”等关键问题,展现了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紧密衔接。

本次模拟庭审实行一案一点评,每个案件审判结束后,嘉宾们从程序规范与实务操作两方面展开指导。程序层面,强调庭审需严守举证质证规则,明确举证方优先发问的流程秩序,尤其在刑事庭审中,法官必须充分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杜绝程序环节的简化或遗漏,确保司法程序的完整性与公正性;实务层面,建议民事案件注重证据链的闭环构建,特别是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论证,刑事案件则需聚焦主观故意的证据呈现,通过行为细节还原行为人动机,同时提醒同学们法律适用需兼顾条文逻辑与现实情境,在庭审中既要坚守法律框架,又要体现实务中的灵活应变。

本次模拟法庭汇演在前期准备中,校内指导老师与实务专家共同开展“双师指导”,课程组先后邀请何旭旭律师、刘豪律师、王超律师等进行案例模拟指导,从案例筛选、文书撰写到庭审流程梳理全程参与。通过此次汇演,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法律实务操作的理解,更在庭审掌控、证据运用、法律适用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为今后走向法律实务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王娜
终审:侯东丽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