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农村•社会•发展”系列讲座15:农民视角的加拿大地方性食物体系

作者:张阳 丁天生 滑哲  | 发布日期:2017-09-11 | 阅读次数:

9月4日下午,来自加拿大奎尔夫大学的青年学者莫妮卡·可佐(Monika Korzun)以“农民视角的加拿大地方性食物体系”为题,在北绣山北报告厅与现场师生分享了她对这一主题的最新研究。本次学术报告由刘娟博士主持,学院副院长赵晓峰副教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系主任郭占锋副教授以及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的部分青年教师全程参与了讲座。

讲座伊始,莫妮卡·可佐首先介绍了加拿大农业发展现状,农民和农场的数量不断减少,农场的规模却在不断扩大。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加拿大的工业化农业体系仍在扩张,但与此同时地方性食物体系也在当地农民的努力下逐渐复兴:70%的加拿大人愿意选择在地食物,加拿大国内有超过600家的农夫市集。由此形成了加拿大工业化农业体系和地方性食物体系并行发展的状况。也正是在工业化农业体系的影响下,如今的年轻一代与先辈们相比对于农业和食物的了解越来越少,需要重新去了解和学习。

接着,莫妮卡·可佐通过一系列的数据重点介绍了安大略省地方性食物体系发展状况。但是有关地方性食物体系的研究过于关注消费者及其需求,还有那些易于进入市场的地方,缺少其他视角的分析。因此,她从农民对于“地方性”的定义出发,进一步分析农民从事地方性生产的驱动力,以及农民对于其他主题的态度和看法。地方性食物的概念实则是具有区域性和相对性,又涉及距离、关系和品质的,不同定义和判断说明了不同群体对于自身以及所生产出来的食物的愿景和要求。生产的食物距离消费者越近,就越可以保证食物新鲜的品质。但这种距离并不是绝对的限制,当地也不仅仅限于本地。在地方性食物体系的影响下,消费者可以食用到更加健康的食物,农民们也因能够提供更加新鲜而高品质的食物而感到自豪。农民发展地方性食物体系的经济动力在于这样可以摆脱公司农场的控制,重获食物主权和自主生存空间;而地方性食物体系也有助于保持多样化种植方式,缩短食物供给链来维持环境的可持续性;捍卫农民是“为人们生产食物的人”的职业认同,这也是其社会动力。

莫妮卡·可佐进一步阐述了加拿大农民对于消费者和当地政府的态度。农民们喜爱着那些购买他们生产出来的食物的消费者,但与此同时他们之间也有着思想上的“断裂”,差异的存在使得双方很难相互理解对方的处境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农民也对当地政府盲目追求规模化的工业化农业体系的政策表达了不满。

在报告的最后,莫妮卡·可佐引导我们客观地审视地方性食物体系的发展,注意到其中也有少数农场以地方性食物体系之名谋利,却行破坏生态之实。她认为,农民并不是简单自然地对市场需求作出应激式反应,与市场距离之远近给农民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农民正以多种方式挑战占支配地位的食物体系。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就地方性食物体系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更深入的问题,莫妮卡·可佐也进行了细致而专业的回应。学院副院长赵晓峰老师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莫妮卡•可佐赠送礼物,诚挚的欢迎和感谢其来校讲座讲学,至此,讲座圆满结束。

这是“农村·社会·发展”系列讲座的第十五讲,这一学术讲座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了加拿大地方性食物体系的种种发展状况,也拓宽了大家思考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的视角,提醒大家要重视农民在农业体系变迁中发挥的能动性作用,为同学们新学期的学习掀开了新的篇章。

 

讲座学者简介:

莫妮卡•可佐,1984年出生于波兰东北部边缘的苏瓦乌基(Suwalki),本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社会学专业,获荣誉学位,后获得加拿大约克大学国际发展研究硕士学位,现为圭尔夫大学农村研究方向即将毕业的博士。她有着丰富的教学经历,除了求学期间担任多门课程助教外,曾受邀于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特伦特大学、安大略理工大学等高校承担相关课程教学。她的研究领域包括食物主权、难民与移民、食物价值链、食物体系和农业教育等,主持和参与了多个研究项目,多篇研究论文在系列同行评审杂志发表,或被收录进多部著作和教材中。同时,她也从事社区发展和政策研究,在公共媒体上发表了一些报告和文章。2017年8月应邀于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参与暑期全英文课程《社会科学研究前沿:全球食物体系》教学工作。


编辑:0
终审:0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