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三大举措助力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作者:穆闯录  | 发布日期:2017-03-08 | 阅读次数:

  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确保2017届毕业生顺利就业,人文学院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坚持由面及点,循序推进,切实帮扶的工作思路,助力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建立毕业生数据库。人文学院通过对毕业生的详细摸底建立毕业生就业数据库,每两周更新一次数据库,对已经解决就业问题或者有明确就业意向的学生安排“出库”,对新发现的就业困难学生安排“进库”。对于求职费用紧张、就业自信心缺乏、就业竞争力缺失或是就业定位不明的学生,学院组织入库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逐个摸清入库学生情况,进一步梳理形成就业困难的具体原因,并由此确定哪些是需要个性化重点帮扶的;哪些是需要加强能力训练的,哪些是需要进行思想教育的;哪些是需要通过心理疏导的……通过综合分析,将入库学生分成不同类别,成为就业帮扶工作的重要决策依据。

  建立长期有效帮扶措施。针对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的同学,人文学院充分借助学校每年的实习招聘会这一平台,积极鼓励低年级学生参加实习招聘会,以破解少数大学生求职的“经验之困”。针对就业迷茫期的同学,学院举办“助梦起航”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通过学长学姐现场说法,畅谈考研、保研、就业、创业等过程中的自身经历,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场接地气的就业指导课。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建立“一对一,全覆盖”的帮扶机制,通过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举办免费公考培训班、学业帮扶指导课等,提升困难群体学生就业自信心和竞争力。

  建立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一是通过QQ、微信、易班等新媒体信息化平台,主动建设毕业生就业信息推送网络。二是招募学生志愿者担任“就业信息员”,收集、整理、甄别用人单位发布在各种媒介上的岗位需求信息并每日进行更新。三是根据近3年来毕业生就业和升学的主体流向统计数据,编制《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近三年就业情况分析报告》,向各毕业班班主任发放,通过全面系统分析毕业生流向,为就业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形成科学有效、目标清晰的就业指导理念。


编辑:0
终审:0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