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读书、行路,踏实科研学术之道

作者:刘园园  | 发布日期:2016-09-20 | 阅读次数:

  为做好2016级研究生新生学术道德教育工作,切实提高研究生科研学术能力,培养研究生的优良学风。9月18日晚,我院组织的“大学精神与社会研究”主题报告会在北校区8号教学楼210教室举办。我院讲师、“金砖国家农政研究计划”国际研究网络协调秘书刘娟应邀做了精彩的报告,近百名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伊始,刘娟老师亲切的说,“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你们带着对研究生生涯的美好憧憬来到西农,心中有激动,也有彷徨。众所周知,研究生期间,如何搞好科研,培养科研思维在研究生学业生涯中是至关重要的。”报告会上,刘娟老师以通俗易懂的事例、经验向研究生们讲述了如何搞好科研,做好学术论文。

  刘娟老师首先介绍了自身弃理从文、读研、海外的求学、工作等经历,让在场的研究生都深深的感受到了刘娟老师强烈的三农情怀,体会到了她对围绕“农”开展学术研究的热爱。在讲述自己求学的不易经历、繁忙的工作同时,她也提醒大家一定要珍惜在研究生期间的宝贵光阴,抓紧时间做好科研和学术。其次,刘娟老师结合暑期调研活动为研究生们讲述了读书活动、调研对与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学术的重要作用,鼓励研究生们创新读书形式,迈开脚步走向田野,体验调研生活的同时,开放思维,打好基础,搞好科研,做好学术。

  最后,刘娟老师以社会科学领域中著名学者们的事迹讲述了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应具备的学术、科研精神。她说,“社会科学是一个大家,没有太强的专业界限,应该放到一个更广的范围中,应博采众长。一个学者应该既能站在很高的地方,甚至能够和联合国秘书长对话,同时又能低下身子站在民众中间;既能享受舒适,又能够在艰苦条件下工作。”刘娟老师以著名学者的鲜明事迹激励我院研究生,在熟知课堂、书本内容的同时,带着疑问和想法,多走到民众中去参与调研。

  报告会的交流环节,我院研究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读书沙龙的组织、海外留学的申请、农政专题讲座的参与、论文引用等方面问题,刘娟老师针对研究生的问题做了详细解答,特别提醒研究生注意论文、读书笔记、随笔等文章中标注和引用的重要性。

  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是我院研究生教育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也是保障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每年,我院在做好学期初研究生新生学术道德教育活动的同时,依旧会创新形式,在学期内通过师生座谈研讨、研究生班级与科研团队活动、学术沙龙与论坛等形式,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宣讲活动。

  

  精彩报告

  

  近百名研究生聆听

   


编辑:0
终审:0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