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法官走进法硕课堂,院校共育法治人才

作者:​王娜 时倩颖 李玥萱  | 发布日期:2023-11-17 | 阅读次数:

11月13日,周至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磊法官,审委会专职委员辛燕法官,审委会专职委员、原副院长刘智国法官,哑柏法庭庭长罗成标法官莅临农村法治实务课堂,与我院李玲玲副教授共同为23级法硕研究生授课,并开展了面对面诉源治理交流会。

图片2.png

在课堂第一阶段,由张琳琳、王靖怡和刘宗煜三位同学就农民工工资受偿顺序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使用权纠纷以及农民工工资执行案件纠纷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展示,四位法官结合各自司法实践经验和履历对三位同学的案例展示进行精彩点评,不仅指出纠纷争议的焦点难点所在,更阐释了争议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并点明不同案例分析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功能。陈磊法官补充介绍了周至法院关于讨薪三步走的方法,分别为财产保全、公示“老赖”、移送公安机关。

图片1.png

课堂第二阶段,由刘智国法官作周至法院探索诉源治理的历程的讲座。他结合周至经济社会发展史,以全新的视角阐释诉源治理在周至域内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周至法院三任院长探索诉源治理的基本经验,总结和归纳了周至法院诉源治理的基本思路和特色探索之路,赢得了师生一致好评。在互动交流环节,我校2002级法学校友罗成标法官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作为诉源治理方面的专家,他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在诉源治理中法院和人民调解组织等机关如何配合”的疑惑,并就“如何平衡诉源治理和维护当事人诉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陈磊法官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诉源治理的问题进行补充解答,陈法官思维深刻,多年做刑事案件的敏感度让他能够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思考问题,他谈道:“诉源的“源”就是一切可以引起矛盾的前提,而不是等到矛盾出现再去解决,可以提前预知某些方面的矛盾,将这些矛盾提前化解。”

本次法官进课堂活动是周至人民法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法院与高校携手合作模式后交流常态化的再次体现。通过四位法官与学生面对面的研讨、互动交流,同学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提升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能力,四位法官实践经验的分享也提高同学们对于法治实务的认知水平。今后,院校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院校联动机制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质量迈进。


编辑:王娜
终审:常振山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