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这样走好
“孩子在专业课程学习中遇到瓶颈,学院能否提供针对性辅导?”“保研政策中关于科研成果的认定标准,能不能再详细解读一下?”“饮食上的民族习俗在学校食堂能否得到保障?”……在学校组织开展的家访活动中,这样充满关切的询问成为家访组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生动缩影。
今年暑期,人文学院家访组奔赴广西、兰州、山东等地,深入走访经济困难、学业薄弱及心理困惑等重点关注学生家庭,以行动聚焦学生真实需求,面对面沟通传递学院温暖,开展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暖心家访行动。
摸排部署 精心制一生一策,强培训提能增效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本次家访工作,将其作为深化“三全育人”实效、凝聚家校协同合力的重要举措,坚持早谋划、早启动,制定了详尽的家访工作方案,确保家访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在家访准备阶段,家访组通过查阅档案、与辅导员交流等多种方式,充分掌握学生实际情况,依据经济困难、心理困扰等不同类型和个性化需求,“一生一策”精准定制家访方案,明确谈话重点与帮扶策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家访组不仅带着“问题清单”上门,更带着“解决方案”与“成长建议”。学院围绕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就业市场新形势、大学生征兵入伍等家长和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内容,对家访组成员开展系统性政策培训,提升成员政策解读、信息传递和沟通能力,确保在家访过程中能够做到政策解释准确清晰、诉求回应温暖贴心、困难疏导切实有效。
实地丈量 以脚步叩响家门,用行动践行使命
学院党委副书记田长河与辅导员得知学生患病后,第一时间前往北京探望,鼓励学生积极治疗,保持良好心态,并为家庭送上慰问金,给病困学生带来“一双援手”。
家访组历经13个小时的车程到达25级学生小谢家中,从日常作息、课程设置到生涯启航,细致描绘大学生活全貌,帮助她缓解迷茫与不安,系好大学的“第一粒扣子”。
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耐心倾听、共情引导,介绍学校心理援助体系,与家长共同商定心理援助方案,以心暖心,守护学生“晴空云开”。
在家访经济困难学生时,细致解读国家与学校各类资助政策,帮助家庭合理规划、缓解压力,讲清用好政策,传递“助学育才”温度……学生家长由衷感慨:“老师们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而来,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学院对孩子的深切关怀,把孩子交给学校,我们倍感安心!”。这场家访超越了简单的信息传递,为筑牢家校共育桥梁,凝聚教育共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云端走访 隔屏不隔守护心,线上常淌关怀情
针对偏远地区与暑期洪涝灾害地区学生的成长与安全状况,学院组织开展了线上家访活动,借助线上媒体,对新疆、贵州、河北等地10位同学进行了“一对一”暖心访谈。家访过程中,家访组细致询问了每一位学生的假期生活安排、学习进展与身心健康状况,特别关注受洪涝灾害影响地区学生家中的安全情况、是否存在物资短缺等实际困难,积极介绍学校可提供的临时困难补助、心理援助和学业帮扶等政策,确保学生在遭遇突发灾害时仍能感受到“学校始终在身边”的坚实依靠。
不辜负每一份信任,不懈怠每一份责任。学院始终以爱为桨,以责为帆,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续写立德树人的崭新篇章。
终审:侯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