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学生工作
  • 学工队伍
  • 团学组织
  • 学生天地
  • 身边榜样
  • 奖助学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天地

“人水和谐,农业节水背后的人文生态价值”——研究生“学思疑”学术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作者:周博生、卢文玉   | 发布日期:2013-12-23 | 阅读次数:

    12月20日晚,由校团委、研究生会主办,人文学院研究生分会承办的“学思疑”学术沙龙活动第三期在南绣报告厅举行。此次沙龙主题为“人水和谐–农业节水背后的人文生态价值”,水建学院胡笑涛副教授担任嘉宾,来自水建学院、人文学院等的30多名同学参加了活动。

    胡老师首先对水文化进行解读。他指出,我国水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自古以来先民就对水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等古代水利设施都是我国劳动人民辛勤智慧的结晶,至今发挥着分流、灌溉、调剂水资源的重要作用。胡教授强调,水是生命之源,水对社会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水资源紧缺,由于过度引水,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土壤沙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各方关注,农业用水面临严重挑战。建立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农业和滴灌、喷灌等现代农业技术是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胡教授认为,水的污染和浪费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进一步认识水的生态价值,增强危机控制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次伤害。要发挥自然的恢复能力,“还自然于自然”,实现人水和谐,给予宝贵的水资源新的“出路”。

    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从不同的视角畅谈了对“节水农业,人水和谐”的看法,专业思维和独到的观点交织碰撞,现场气氛热烈。

    此次学术沙龙开拓了研究生的视野,深化了大家对水文化、水利科学的理解。学术沙龙最后,胡老师祝愿我校研究生们能够学习“水”的精神,具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情怀。

活动现场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