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学生工作
  • 学工队伍
  • 团学组织
  • 学生天地
  • 身边榜样
  • 奖助学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天地

【暑期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西农学子在路上

作者:任佳奇  | 发布日期:2019-07-19 | 阅读次数: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了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16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合阳、城固农业技术调研服务队来到合阳县同家庄镇如意村村委会,希望了解农业灌溉方式、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问题。

  同家庄镇武装部部长和如意村村支书给予了调研队员热情的接待,概括的向队员们介绍了村里的大体情况,并就我们关心的问题向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我们了解到,如意村的主要农作物为花椒和苹果。如意村不属于黄河灌区,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泉水和少量机井,在旱季,由于缺水,难以及时灌溉,这就直接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而且,由于该地海拔较高,至少要400米以上的机井才能打出水,打井成本很高,每亩地每次的灌溉成本在200元左右,太多数农户负担不起,只得靠天吃饭。

  村支书对我们说,西农的教授会不定期的到村里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先进的农业技术确实对一部分农民提高技术有帮助,但是有很多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接受能力有限,他们理解不了太多理论层次的知识,他们需要更直接、更接地气的指导。

  我们还向村里了解了绿园现代农业园区对周边农民的技术带动情况,周边村民雇佣到园区工作,并接受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农业技术。但是由于农民的大块土地不能像园区的小块土地一样保证供水,以及农民所能承担的成本有限等原因,他们不能很好的将新技术应用。

  村里的农作物销售主要分三种,大部分是由外地客商收购,少部分由农民零售或通过网络销售。村支书对我们说,只要品质好就不愁卖,制约品质的关键问题还是缺水。

  农村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乡村振兴之路漫长,但西农学子,一直在路上。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