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学生工作
  • 学工队伍
  • 团学组织
  • 学生天地
  • 身边榜样
  • 奖助学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天地

【暑期三下乡】关怀隐形贫困户,社区送温暖

作者:潘信华  | 发布日期:2018-07-24 | 阅读次数:

7月20日,无风酷热。为深入了解农村隐形贫困情况,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隐形贫困小组积极地连日做访问调查,甚至连夜赶忙整理白天所记录的资料。19日的访谈记录整理完,已是晚上十点。看看星空,他们心里觉得满足,这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为着广大贫苦民众做着实事,再哭再累也值得。这仅是这几天最普通的片段,每天的活动都很充实。

民众心事谁人知,西农学子在记录

早上,不够八点该小组成员便于集合完毕,齐刷刷前往杨凌区大寨家园卜村社区进行调研活动。此时,天气还算温凉,不过村里的年轻人多已赶去上班,老人们倒是有些空闲,左诗豪同学建议,先对老人们进行访谈,待到傍晚时分再来访谈刚下班的年轻人。大家一致同意,决定分头着手进行。

胡蔚然、左诗豪、潘信华三人一组去了10号和14号单元楼进行访问,村民们都很热情地接受善意的问题。

“奶奶,请问您现在觉得生活压力大不?”

“和以前相比,确实大了些。因为以前在农村,水不用钱,门前还可以种点青菜自己吃。现在水费贵喽,还得自己掏钱买青菜......”

“阿姨,请问您平时有啥娱乐活动没?”

“娱乐活动,在小区楼下唠嗑算吗?大家白天都忙着去工作,晚上难得休息一下也懒得出去了,也没啥好玩的。”

这仅是他们采访之中的两个简单的案例,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看似住着还不错的小区房的村民,其实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苦衷。幸亏了隐形贫困小组成员的辛苦调研,大家可以一瞥不少人的辛酸之处。自然,该小组成员自会把调研结果向上反馈,相信他们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会为真正还有困难的人群送去温暖,也为政府真正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了一份力。其实,这样的课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生活中还有不少人是被“平均”的,在少部分地方还是存在一些数据化的表面全面小康现象,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全面小康是:“一个都不能少。”,为此,做有关此方面的调研必不可少。当然,更必不可少的是,像隐形贫困调研小组这样关怀民生的情怀、严谨的调研态度。

民众最关心的事,西农学子告诉你

早上的调研收获颇丰,然而该调研小组并没有就这样算了的想法。20日傍晚,借着黄霞和微风,隐形贫困调研小组又走进了不同的村民家里。田星宇、王晓晴等四人前去访问了一号和15号居民楼,这次,他们主要针对年轻人发问。

“大哥,您觉得生活支出最大的一部分主要是用在了哪些方面呢?”

“这个当然是娃娃的学费,还要为娃报辅导班、买学习资料,只要我娃能读下去我都会供她读下去。”

“姐,您觉得生活支出最大的一部分只要用于哪里呢?”

“应该是我妈的医药费的,她身体毛病多,要连续吃药打针来治疗,不过还好有医保,帮了我们家好多。”

从这两个案例中,大家也知道我们普通民众最关心的是什么了吧,教育和医疗。不管隐形贫困还是不贫困,大家都很希望在这两件事上能够减轻一点负担。确实,我们的政府也知道这两件难事,也为此做了很大努力,我们可以看到教育资源确是在向着公平的方向发展,医保也在做得越来越好。这既是政府努力的结果,也是无数个像隐形贫困调研小组努力的结果,更是无数普通民众自己努力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教导过,要为人民做实事。是的,有许多人用行动诠释了这一句话,西农学子便是其中之一。

一天的调研活动似乎结束得很快,因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就不觉着时间的流逝了。暮色匆匆,明日的早晨该是如何,没人去担忧,小组成员都知道,今晚摆在眼前的是他们忙碌一天的收获,这便是算精神食粮了。真贫困政府已派人进行帮扶,而隐形贫困还需要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才能慢慢化解,今夜,让我们为这一个个诚朴勇毅的西农学子鼓掌!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