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艰辛知人生 实践长才干——2016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把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途径。于是今年暑假,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为期十天的实践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却从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这一周多的实践,我接触到了不同的人群,感受到了不同群体的生活,这也让我对社会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年轻的时候多去看看不同人的生活和选择,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多么的有趣啊!
炎炎夏日,烈日当头,这样的天气却丝毫不能动摇我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决心。希望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而让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认可。同时,也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并及时完善自己。
为响应学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号召,今年我参加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的三下乡暑期实践――川西平原基层群众“中国梦”认知调查队的实践活动,我们团队一共九人,分别来自人文、经管、信息、园艺、资环五个学院,带着对“中国梦”的信仰和为基层群众服务的精神,我们走到了一起,希望我们可以用自己所学知识,为人民解惑,拉近政府和人民的距离,拉近人民和中国梦的距离,让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并树立我西农学子的风范,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西农学子的一份小小的力量! 我们通过走访、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调查对象面向川西平原的基层群众,主要内容是资阳市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等地区的学生群体、农民群体以及政府基层人员对“中国梦”的认知状况。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基层群众对于“中国梦”的了解渠道,在“中国梦”的实现的过程中基层人民以及政府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基层群众对于个人梦想以及“中国梦”的关系的理解等,并及时与当地政府交流调研结果。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有感触,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村的群众对于“中国梦”的理解有许多独特的见解。有许多的农民坦言,自己对于“中国梦”其实并没有直接的接触,大多都是通过政府宣传以及自己通过电视新闻、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进行了解。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即使是普通群众也会积极去了解国家的政策以及国家发展动态。这是让我很感动,那么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时刻铭记“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担当,要及时学习“中国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并把理论践行与实践。
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基层群众,这其中农民占了较大的比例。在问到是否满意政府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时,农民总体上都持好评,高度评价政府在政务上的成绩,并且表示自己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会积极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农民们虽然不曾特地学习过“中国梦”,但他们却一直坚信自己的“个人梦”与民族的“中国梦”息息相关,只有国家富强,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幸福,个人梦想,永远是大国梦的一小部分。在访谈过程中,大部分农民,对于国家和政府在农业上的扶助政策极为满意,特别是在涉及农业的补贴等资助政策上,农民们认为这些政策解决了许多燃眉之急,表明我们的政府是亲民的政府,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实践的过程中,作为调查组的一员,我真的感触颇深,能够深深的感受到基层群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自信和坚定,我也曾在采访后,离开的途中暗自落泪。我想,那些诽谤中国梦的舆论,应该被忘却。
但调查活动也不总是一帆风顺,活动过程中,也曾遭到别人的白眼和嘲笑。也许一些没有信仰和梦想的人会认为“中国梦”只是口号,但不是的,中国梦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如果认真去了解我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你会被震惊的,曾经没落的东方大国,是有多么的顽强,它用血泪铸成了今天的和平,它为我们创造了大好河山,那么,你还能说,它不值得被珍惜吗?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新的思考。《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博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明白彰显高尚的品德。当然,在今天,大学已经有了新的含义。但是,不管是古人的“大学”还是现今的作为高等学府的“大学”,它们都有包括博学、明德的意思。现在的大学,通过社会实践让我们在学习之余接触到真正的社会生活,从而达到明德,博学的状态。我们走访了许多乡镇和村子,在与农民一系列的交谈中,真正了解他们生活的喜怒哀乐。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这些都是在大学里的其它活动和学习所无法比拟的。这一路的成长,愿我们和中国梦共前进,我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爱它的坚韧和不屈,爱它的淳朴和善良,这份爱,永不停滞。
愿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我们的中国梦,总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