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关于开展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指导老师、相关学生:
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造精神,鼓励学生自觉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报送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20〕4号)和学校《关于做好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和到期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申报项目类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包括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
1.创新训练项目
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
学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
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基于前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成果,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已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以上3种类型的项目,符合以下条件的均可在申报表中注明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的,与精准扶贫脱贫相契合的。
二 项目申报程序
1.立项项目负责人依据申报类别,填写项目申报书(附件1-3),并在教务处网站登录“实践教学与质量工程综合管理平台”,进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管理子系统,在“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填报项目信息。填写完成提交成功后,联系指导教师进入系统审核。
2.项目负责人将填写好的项目申报书电子版经指导老师签字(电子)后上报学院科创部。所有立项项目的内容必须保持电子版及管理系统上一致,项目信息以管理系统输出信息为准。
三 相关要求
1.申报项目负责人要求。项目负责人须为一至三年级本科生,对科学研究、创造发明或创业实践具有浓厚兴趣。(在研项目主持人限制申报)
2.项目执行时限。创新训练项目执行期一般为1-2年。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执行期1-2年,省级、校级项目为1年。创业实践项目执行期1-3年。三年级本科生、二年级研究生限报1年期项目。
3.项目申请者一般以团队申报,项目团队应控制在5人以内,主持人限主持一项,参与人限参与两项。申报优先考虑教师提供的选题,也可自主选题。鼓励同学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鼓励学生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社会服务、“互联网+”公益创业等自主开展研究探索;鼓励学生围绕双一流、新农科、新工科建设自主开展研究和探索。创新训练项目申报时应按分工明确填写各成员的排序;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申报时需注明各团队成员承担工作量比例。
4.创业训练项目要求。创业训练项目应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依托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具体的产品或服务开发与推广思路,撰写逻辑清晰、内容完整的商业计划书。
5.创业实践项目要求。创业实践项目需与“双一流”建设学科布局相关,或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领域相关,曾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奖励,并已正式注册成立公司。经创业团队申请,2名以上导师推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业实践项目优先考虑,专家评审后确定资助。
四 立项计划及经费资助
2020年我院计划立项资助国家级创新项目6项、省级创新项目14项、校级项目根据申报项目情况确定。经费按照学校相关要求予以资助,鼓励项目指导教师结合自身科研项目予以适当经费支持。
五 时间安排
1.6月12日前,系统填报完毕并将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电子版以项目负责人姓名+申报项目类型命名发送1072315943@qq.com。
2.6月16日前,指导教师完成系统审核。
3.6月18日前,学院按学校分配创新训练项目的名额组织专家评审,并择优推荐立项,确定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报送教务处。
4.各项目负责人加入学院2020年人文科创交流群QQ:905831311。
教学办联系人:王茜 王凌云 联系方式:87091011
科创部联系人:贺光权 许梦远 联系方式:17605327053 18709847112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2020年6月5日
附件:
·附件1 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创新).doc
· 附件2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创业).doc
· 附件3 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申报书(实践).doc
· 附件4 大学生创新创业系统管理手册.rar
· 附件5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信息汇总表.xlsx
附件1: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创新).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