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发展学院2025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方案
依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校教发〔2021〕368号)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校教发〔2021〕367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人文社会发展学院2025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方案。
一 基本原则
学生自愿申请转专业,各系(所)根据专业现有学生数量、专业容量和专业特点,制定当年可接收转专业学生人数及考核办法,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开展转专业工作。
二 成立转专业工作小组
组 长:赵晓峰 齐涛
副组长:邢成举 田长河
成 员:侯东丽 杨乙丹 刘鹏 徐春成 李玲玲 袁君刚 李元元 石蕊 何得桂 王华 李瑞 王凌云 王茜
主要职责:制定本学院转专业工作方案;接受学生咨询与报名;组织考核以及提出拟接收学生名单等。
三 申请条件
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申请转专业:
1.根据学生兴趣和专长,转专业后更能发挥其专长的;
2.入学后因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校医院或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的;
3.休学创业或退役后复学,因自身需要调整专业的。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能申请:
1.本科三年级(含三年级)以上的;
2.正在休学、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学籍或达到退学条件的;
3.达到退学条件的;
4.在校期间已转过一次专业的;
5.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录取的;
6.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
7.其他经学校审核认为不适合转专业的。
休学创业和退役后复学学生申请转专业不受“4”款约束。
四 考核办法
公管、劳保、社会、社工专业转专业考核方式为面试。法学专业考核方式为笔试+面试。
笔试考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得参加面试考核。笔试主要考核专业知识、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面试主要考核学生思想政治表现、转专业意愿与动机,基础知识,专业理解与认知,思维与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内容。将按照面试成绩择优录取。
五 工作流程(时间以学校通知为主)
1.学生提交申请
学生在线提交转专业申请
2.转出学院审核
转出学院审核申请转出学生填报信息。
3.学院考核
学院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拟转入学生的进行考核,严格按照接收名额确定拟转入学生名单(择优接收),并报送教务处。
4.学校审定、公示
学校组织审核、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公布转专业学生名单。
六 接收名额计划
学院 |
专业名称 |
拟接收名额 |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
法学 |
8 |
公共事业管理 |
8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1 |
|
社会工作 |
4 |
|
社会学 |
7 |
七 学分认定
1.已修课程与转入专业培养方案课程相同相近课程,由学生申请、学院审核、教务处审定后予以学分认定。
2.无法认定转入专业培养方案的已修课程,其成绩和学分予以保留,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校教发〔2021〕368号进行计算。
八 有关事项
1. 一年级学生转专业编入同一年级学习,如所修课程与转入专业必修课程相差较大的,应编入下一年级学习;二年级学生转专业原则上编入低一年级学习。
2.转专业学生须遵照培养方案要求补修相关课程。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202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