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发展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安排的通知
各系、2020届预毕业生:
根据学校《关于做好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答辩及评优工作的通知》和学院《人文社会发展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通知》要求,现将人文社会发展学院2020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安排如下:
一 答辩时间
2020年6月12日 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8:30
二 毕业论文答辩分组
专业 |
小组 |
组长 |
成员 |
秘书 |
地点 |
社会学 |
第一组 |
赵晓峰 |
付少平、景晓芬、袁君刚、陈靖 |
杨贞贞 |
N8101 |
第二组 |
张磊 |
郭占锋、朱建春、张世勇、陈航英、曾凡木 |
石蕊 |
N8102 |
|
社会工作学 |
第一组 |
司汉武 |
张红、冯小、孙新华、海莉娟、徐思远 |
张贯磊 |
N8103 |
第二组 |
李松柏 |
陈辉、邢成举、辛玖岭、王蒙 |
高海珍 |
N8104 |
|
法学 |
第一组 |
崔彩贤 |
张祖庆、徐春成、刘鹏、李玲玲 |
栗鹏飞 |
N8113 |
第二组 |
董红 |
李雨、刘冬梅、刘金清、张丛军 |
张晓丽 |
N8114 |
|
第三组 |
张忠潮 |
樊东峰、王有强、魏欣、郝晓红 |
万志琴 |
N8115 |
|
公共事业管理 |
第一组 |
杨学军 |
刘利鸽、王兵、戴瑾 |
曾红萍 |
N8108 |
第二组 |
赵丹 |
王华、苏燕平、梁运娟 |
赵玉攀 |
N8110 |
|
第三组 |
何得桂 |
陈晓军、王倩、樊凡 |
李方 |
N8112 |
三 答辩方式
答辩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方式开展。
1.线下答辩:按照学校要求,按期返校的学生。
2.线上答辩:不能按期返校参加线下答辩的学生。
四 答辩注意事项
1、论文检测复制比为30%以下,方能参加答辩。若论文审查不通过,论文提交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评议,确定是否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的学生,须向学院申请参加下次预毕业生答辩。
2.6月11日各系将各答辩小组学生的答辩次序、论文题目、指导教师以书面形式报教学办张榜公布。同时领取答辩记录表、毕业论文打分表(指导教师用表、评阅教师用表、答辩委员用表)、毕业论文(设计)打分汇总表等。
3、答辩以PPT形式进行,时间为15-30分钟,答辩中,学生需报告自己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并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不得照本宣科。
五 论文校改和打印装订
1.论文答辩结束后,学生要根据导师及答辩小组的意见,再一次校改论文。并将论文终稿电子版(含外文文献翻译)和2020届本科生公开发表科技论文、获批专利情况统计表由班长组织以班级为单位汇总后发送教学办存档。论文统一命名(学号-姓名-班级-论文题目),2020届本科生公开发表科技论文、获批专利情况统计表以“班级名称+论文、专利统计表”命名。
2.论文纸质版终稿上交。在指定打印部按附件写作规范要求(含指导教师签字的论文查重检测报告单和外文文献翻译),统一规格打印装订(一式一份),经本人和导师签字后,由各班级班长按照学号顺序整理完毕,于答辩后三日内提交教学办。
六 时间安排
1.6月14日中午12:00前,各系指派专人将论文答辩成绩录入综合管理系统。
2.6月15日前,各答辩小组将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汇总表,毕业论文总结报告(2000左右)电子版和纸质版(签字)报送至学院。总结报告包括下述内容:毕业论文基本情况统计,未能如期答辩学生及其原因,成绩分布及其原因,发表论文、申报专利情况等;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具体措施及执行效果;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有显著效果的做法;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同时,将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校级百篇毕业论文名单及全文电子版和纸质版两份提交至学院。
3.6月17日前,各答辩小组秘书将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材料按顺序整理(签字完整)报送学院。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2020年6月9日
附件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
附件2: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信息及成绩汇总表
附件3:2020届推荐校级本科”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信息汇总表
附件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doc
附件2 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信息及成绩汇总表.xls
附件3 2020届推荐校级本科”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信息汇总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