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MPA» 通知公告
-
关于2025年下半年非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的通知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9-09 浏览次数:次
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2025年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有关工作的通知》、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有关研究生答辩毕业工作整体安排部署,现将2025年下半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及相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预答辩安排
(一)时间、地点
预答辩时间:2025年9月27日 -28日
预答辩地点: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具体分组地点由继续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统一负责安排。
(二)相关要求
1.研究生须提前一天到达各专业班级指定预答辩地点,准备预答辩相关事项。
2.研究生自行打印装订6份完整论文,于预答辩前交于小组预答辩秘书,纸质论文封面隐去指导教师姓名。
3.预答辩采用PPT汇报,每人5—8分钟,PPT中不允许出现和汇报指导教师姓名。
4.研究生有序参加预答辩(预答辩顺序表在预答辩前另发)。预答辩时保持会场安静、严肃,不得迟到或提早离开,不得无故缺席。如因个人原因延误或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责任自负。
5.预答辩前,研究生须向导师提交完整论文定稿,经导师审阅、同意参加预答辩后,研究生方可进行预答辩。未经导师审阅并同意的论文,不允许参加预答辩。届时,“中心”根据导师意见确定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的最终研究生名单。
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预答辩通过的学位论文必须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检测通过,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盲审。
1.检测文本要求
10月9日,研究生向“中心”提交通过预答辩的论文定稿电子版,文档名以“学号+研究生姓名+论文题目”格式命名。“中心”汇总后于10月10日统一进行检测并反馈检测结果。
提交检测的论文必须是经导师审核认定的终稿文本,可为word或pdf格式。参考文献和致谢不纳入检测范围。
2.检测标准及检测结果处理:
根据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检测管理办法》(校研发〔2022〕11号),“去除本人文献复制比”在0%-15%(不含)者为检测通过。具体检测结果处理如下:
(1)第一次检测复制比在15%以下(不含),为论文检测通过。
(2)第一次检测复制比在15%—40%(含40%)之间,要求研究生限期修改,10月14日进行第二次检测。二次检测仍未通过,不允许进行论文盲审。
(3)第一次检测复制比大于40%,为检测不通过,不再进行第二次检测,视为预答辩不通过,不允许进行论文盲审。
三、学位论文盲审
1.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简称“盲审”)是指在学位论文送审及评阅过程中隐去研究生、导师以及评阅专家姓名等个人 基本信息的“双盲”评审,每篇学位论文盲审评阅专家一般为 3 位校外同行专家。
2.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须全部盲审,由学院统一组织实施。盲审前,研究生须完成培养环节要求,通过预答辩、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检测。
3.盲审的学位论文须经导师审核同意后,按照送审要求提交论文电子版。10月16日,通过预答辩和论文检测的研究生提交经由导师审核同意的盲审格式学位论文(盲审论文格式另发),17日18:00前,“中心”整理后交学院统一进行盲审送审。
4.盲审周期一般为30天(不含复评、增评),研究生应在学院规定的时间提交学位论文,若因未按时提交论文,导致不能及时获得盲审结果而无法参加本轮答辩的,后果由研究生自行承担。
5.对于盲审结果中有不通过意见,需要复评或增评的,若因不能及时获得复评或增评结果而无法参加正式论文答辩的,可在复评或增评通过后6个月内参加下一学位季论文答辩。
6.盲审论文的送审、盲审结果的认定、使用和申诉,按照《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实施细则》执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202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