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MPA» 培养方案

《政治学》课程教学大纲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2017-11-29 浏览次数:

课程编号: sz009031 

课程名称:政治学

课程英文名称: Political Science

总学时:48 总学分:3  案例讨论学时:14讲授学时:48开课学期:春□ 秋■

主要适用专业及学位层次:公共管理硕士

必备基础知识及先修课程:

本课程作为一门入门的基础课,对修此课程的预备知识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在修习这门课之前或在修习的过程中,掌握以下方面的知识对于学好这门课是有帮助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课程;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法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使用教材: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5-1

(2)娄成武:《政治学》,东北大学出版社,1905年6月

参考教材:

(1)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2)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3)吴克昌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

(4)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汪玉凯:《政治主体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李景鹏:《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一、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政治学》是政治学、法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行政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课程,美国哈佛大学行政管理学院将政治学列为必修核心课程。政治学主要阐述政治现象的起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涉及到政治的含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内容和形式,国家机构体制的组织演变的过程,政党制度,政治民主等相关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领会政治的本源与演变,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流派,把握政治学的各主题领域;了解现代政治运作的基本制度与过程;学习用政治眼光和角度分析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把政治学原理的学习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根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核心课程《政治学》学分设置为3学分。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的概念与政治学概述、利益权力与政治、阶级阶层与政治、国家、政党、政治民主、政治发展与政治消亡和国际政治八章内容。

第一章 绪论:政治的概念与政治学概述(4课时)

1、现代政治概念。主要介绍“政治”的传统含义,对“政治”概念的理论分析以及政治概念在中国的特殊性:广义政治概念与侠义政治概念

2、政治学概论。主要介绍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主要分支;宏观政治学与微观政治学;政治学的“科学性”和学科特点问题;政治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3、政治学的发展沿革。主要介绍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发展概况和主要特点;中国政治学重建二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第二章 利益、权力与政治(4课时)

1、利益与政治。重点阐释利益的内涵和本质;利益的内在矛盾与双重特性以及利益与政治的关系;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利益与权力。重点阐释利益的来源与权力的来源;利益与权力的关系。

3、权力与政治。重点阐释公共权力的内涵与本质;公共权力与政治的关系。

第三章 阶级 阶层与政治(4课时)

1、人类社会初期的社会组织与阶级的产生。主要内容包括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和西方国家产生的三种主要形式

2、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包括阶级的概念;阶级的政治属性问题;阶级关系与阶层等“非阶级关系”问题;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主要内容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般阶级结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构成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关于白领工人阶层的若干理论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成员构成的显著流动性;资本主义社会现阶段阶层关系的一般状况;现代社会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

4、当代中国的阶级 阶层和社会关系。当代中国社会成员构成和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阶级和主要阶层;中国现阶段特殊形式的阶级关系的主要特点;当代中国阶层分化的基本情况;当代中国现存的主要社会矛盾;关于正确处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方法。

第四章 国家(4课时)

1、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主要内容有国家的本质与基本特征;国家的基本职能。

2、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是两大并存又对立的政治体系。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的对立;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职能区别;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具体职能,管理形式的共性。

3、国家的历史类型。内容包括国家的历史类型的概念和国家历史类型的演进。

4、国体与政体。主要内容包括国体与政体的概念和特点;当代几种主要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

5、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介绍单一制、联邦制等形式。

6、政治统治的方式。主要内容有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包括政治管理的概念;政治管理的基本类型;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政治参与的概念;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7、国家机构。主要内容有国家机构的概念;国家机构与政府的关系和国家机构的主要特点。

8、西方国家的主要体制。主要内容包括总统制;内阁制;总统——内阁混合制和委员会制。

第五章 政党 (4课时)

1、政党和政党制度。主要内容有政党的定义和特征;政党的分类以及执政党和其他类政党的关系。

2、西方国家的政党与政党制度。主要介绍资产阶级政党产生和特点,现代资产阶级政党的主要特点;资产阶级政党对政治生活施加影响的途径;多党制度与合法反对原则;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3、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内容包括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以及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方式。

第六章 政治民主 (4课时)

1、民主的概念和民主观念的历史发展。内容包括民主的含义、现代西方民主的要点;社会主义民主的要点。

2、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内容包括中国的民主化和现代化;当代中国民主化的实质;民主建设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第七章 政治发展与政治现象的消亡。(6课时)

1、政治发展的概念。主要内容包括西方的政治发展观;政治发展的动力和形式。

2、政治革命。内容包括政治革命与广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革命的根源;历史作用和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3、政治改革。内容包括革命与改革的关系,政治改革的特征和意义。

4、政治现象的消亡。包括理解阶级的消亡和政治国家的消亡。

第八章 国际政治 (4课时)

1、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主要介绍国际政治的含义;国家间政治关系研究的重要性;国家间政治和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特殊性。

2、国际组织的新发展和新特点。主要介绍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和局限性;第三世界国家对国际组织建设的推动作用;各类国际组织日益普遍化;各种国际组织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日益加强。

3、关于当代国家间政治的若干重要问题。主要介绍关于当代世界的基本政治格局;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几个问题;经济全球化有关的政治问题以及国际政治环境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的条件。

第九章  案例讨论(14学时)

三、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取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报告、相关研究论文、调查分析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作为课程考核形式。

四、课程教师组简介

序号

姓名

职称

学位

所在学科

分工

备注

1

梁运娟

讲师

博士

公共管理

主讲

 

2

樊  凡

讲师

博士

公共管理

辅讲

 

五、课程组负责人:梁运娟

六、教学大纲审核人:朱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