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古农学网  今天是日期加载中...
  • 首页
  • 中心简介
    • 主任致辞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发展规划
    • 运行机制
    • 组织架构
  • 机构设置
    • 古农学研究室
    • 林业史研究室
    • 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室
    • 珍本特藏古籍库
    • 中国农业历史文化博物馆
  • 学者团队
    • 专职研究人员
    • 兼职研究人员
    • 中心学术委员会
  • 学术研究
    • 研究方向
    • 项目课题
    • 学术论文
    • 农史研究动态
    • 农史资料
    • 农业遗产
  • 专家论坛
  • 人才培养
    • 研究群体
  • 学术动态
  • 服务社会
中心简介
  • 主任致辞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发展规划
  • 运行机制
  • 组织架构
当前位置:: 首页» 古农学网» 中心动态

我所教授在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主体班次学员论坛上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2-04-30  作者:吴艳青

4月28日下午,我所教授杨乙丹于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主体班次学员论坛上作题为“黄河历史文化探秘”的报告。据悉本次主体班次学员论坛由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二班、三班、四班、西农中青年干部专题培训班全体学员及党校部分教师参与,约二百余人次。

cb45ccb763d74a1c84b7caa8bf5b4148.jpg

杨乙丹教授围绕关于黄河的几组辩证数字、黄河为什么被称为“黄河”、黄河何以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与国运之变、灿烂的黄河文明与丰富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六个方面展开讲授。杨教授指出黄河流域是中华传统制度文化的核心发祥地,催生了大批标志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符号性遗产,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历史人物,造就了发达的传统科技文化,成就了卓越的文史成果和斐然的艺术成果。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积淀形成了自强不息的向上精神、厚德载物的向善精神、家国一体的向心精神、不惧艰险的斗争精神,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不间断发展。

9ba53fe5fa6441a6ad8c7c3ebd0e9fa2.jpg

杨教授还进一步指出为了做好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我们应该做到:一是将挖掘、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协同推进黄河文化带建设;二是从国家层面成立“黄河文化带协同建设领导小组”;三是紧密围绕“黄河文化要素采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文化景观留存、滑线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秀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示范、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黄河文化国际交流”等内容,科学规划,优化布局,突出保护和传承,统一编制黄河文化保护和发展规划。


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农路22号   邮编:712100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