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古农学网  今天是日期加载中...
  • 首页
  • 中心简介
    • 主任致辞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发展规划
    • 运行机制
    • 组织架构
  • 机构设置
    • 古农学研究室
    • 林业史研究室
    • 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室
    • 珍本特藏古籍库
    • 中国农业历史文化博物馆
  • 学者团队
    • 专职研究人员
    • 兼职研究人员
    • 中心学术委员会
  • 学术研究
    • 研究方向
    • 项目课题
    • 学术论文
    • 农史研究动态
    • 农史资料
    • 农业遗产
  • 专家论坛
  • 人才培养
    • 研究群体
  • 学术动态
  • 服务社会
中心简介
  • 主任致辞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发展规划
  • 运行机制
  • 组织架构
当前位置:: 首页» 古农学网» 公告栏

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2018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发布时间:2018-01-21 

 

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6年,依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验室主任由樊志民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李文华院士担任。本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中国原创性农业科技发明与贡献、中国本源性农学思想与理论体系、中华传统农业文明的特质与传承研究、农业古籍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传承。

为了推动和促进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吸引、凝聚国内外学者,特别是优秀的年轻学者共同研究,联合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促进高水平成果产出,实验室根据学科布局和发展规划,针对自身的资源优势、学科特色和发展趋势,特设立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研究项目。现将本年度的申请指南公布如下:

一、本年度主要资助方向

1、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

2、都市农业史

3、中国原创性农业科技发明与贡献

4、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与美丽乡村建设

二、申请须知

1、凡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含)职称以上的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科研人员均可申请。优先支持申请人与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

2、申请人下载课题申请书(附件1)后,根据实验室本年度主要资助方向,按要求填写申请书。纸质材料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盖章后,一式四份寄交本实验室,并将电子版(Word 格式),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指定邮箱。

3、申请书由实验室组织学术委员进行评审,择优资助。批准立项后,申请人须与实验室签订合同,确保按期保质完成研究任务。

4、开放课题资助一般为2年。

5、开放课题研究成果为本实验室与开放基金资助人员所在单位共有。每个课题至少在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课题结束时,提交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6、科研成果应注明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完成单位列表中应标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中英文标注为:“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英文名称为“Key Laboratory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Heritag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P.R.China”。

7、申请书受理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20日。

三、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邮编712100

(注:请在信封上注明“开放课题申请”字样。)

联系人:杨乙丹

邮 箱:yyd801004@163.com

电 话:029-87092365      传 真:029-87092324

 

附件1: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

附件2: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

2018年1月20日


  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2018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docx

  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doc

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农路22号   邮编:712100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