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主题教育
  • 省级党建标杆
  • 省级团建标杆
  • 支部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主题教育» 支部工作动态

社会学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开展“恪守学术道德 践行科研诚信”专题学习活动

作者:石广洲/文 马宇豪/图  | 发布日期:2025-02-27 | 阅读次数:

为进一步强化博士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2月26日,社会学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开展“恪守学术道德 践行科研诚信”专题学习活动。本次学习由支部宣传委员石广洲同志主持,博士生党员吴艳青同志领学,社会学博士研究式党支部全体在校党员参会。会议主要围绕科研诚信的内涵、国家和学校政策法规以及典型案例展开深入解读。

1fd64fcf9ea9fb62df5dc6c6036f1e3.jpg

会上,吴艳青同志系统阐释了科研诚信的核心要义。科研诚信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这要求科研工作者秉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坚决抵制数据造假、剽窃成果、不当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同时,她详细列举了八类科研失信行为,包括伪造数据、买卖论文、虚假申报项目等,并指出此类行为将面临从诫勉谈话到撤销学位、取消科研资格等14项严肃处理措施。结合国家与部委近年出台的科研诚信政策,吴艳青同志梳理了我国在学术治理领域的制度框架。重点提及了《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国家与校级政策,强调党员学者应带头遵守“五不准”原则,坚决抵制数据造假、剽窃署名、虚假申报等行为。“学术失信不仅损害个人声誉,更会侵蚀整个科研生态。”吴艳青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术道德与科研诚信管理办法》为例,详细剖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及14项惩处措施,呼吁党员“以党性立身,以诚信立学”。领学结束后,与会党员讨论近年学术不端案例,例如,复旦大学某博士后因4篇论文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被退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两名本科生因购买代码完成毕业设计,被处以留校察看并取消学位申请资格;2022年科技部通报的24起医学科研案件中,52人因代写论文、数据造假等行为受到取消项目资格、撤销职称等严厉处罚,以案示警、以案明纪。

本次学习旨在号召全体博士生党员,将党性修养与学术道德深度融合,以身作则捍卫学术纯洁性。博士生党员罗晓梅总结道:“科研是探索真理的崇高事业,学术道德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新时代青年既要勇攀科研高峰,更需以诚信为本,为构建健康学术生态贡献力量。”此次活动通过政策解读与案例警示,进一步强化了博士生党员对科研诚信的认知,社会学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将持续推进学术道德建设,为培养兼具创新能力与学术操守的高素质人才筑牢根基。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